IMG_2491.JPG - 館方資料
IMG_2493.JPG - 館方資料
談古寧頭—戰車部隊之作戰

周名琴(戰車第一營戰三連連長)

一、前言

三十八年十月金門古寧頭戰役,為國軍戡亂時期在大陸一連串失敗之轉捩點,亦為阻止匪軍犯臺確保臺海安全,具有決定性的一場戰役,此一戰役瞬間三十年,以往有關此一戰役報導甚多,有局部性個別或全般性,其方式不一而足,報導上各異其趣,因當時參戰部隊番號甚多,編組頗為複雜,通訊聯絡協調亦欠密切,致參戰者對整個戰鬥進行,或難有較明確瞭解,故其報導自難其周詳而符合實況,個人當時駐防金門戰車營之連長,很榮幸參加此一戰役,並於戰事結束後,經戰地司令部檢討,我戰車營被評選為此役勝利之首功,除營連(包括本人)榮獲  先總統蔣公頒授寶鼎勳章外(編者按:周連長獲政府頒授七等寶鼎勳章乙座以茲表彰戰功),全營並獲戰地司令官胡璉將軍頒贈「金門之熊」榮譽旗一面,事實俱在,均有案可稽,絕非誇大之詞,如今事過境遷,個人已退役多年自始即無意為戰車營邀功,復無求自我表揚。唯此一鐵與血之經驗教訓,實有提供參考之必要,茲承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林局長函囑,乃一本熱愛國軍之熱忱,特就古寧頭戰役戰車部隊之作戰,提供個人親歷之報導,以供國軍未來作戰之參考。

二、戰前一般狀況

(一)匪軍

三十八年五月匪軍渡江南犯後,即分兵向我西南廣州及東南各方面積極進攻,進犯東南之陳毅匪第十兵團葉飛部,於攻佔福州平潭後,即節節進逼廈門,十月下旬,大小嶝及廈門相繼失陷,匪即面環金門對岸集結約三個軍之兵力,總數約十餘萬,兇焰囂張,企圖奪取金門,進而侵犯臺灣。

(二)友軍

當時防守金門為國軍第二十二兵團李良榮將軍,轄第五軍之第二○○師駐防小金門(約三千餘人),暨第二十五軍之四十師(兵員不足)四十五師(空軍警衛部隊編成兵員亦不足)暨二○一師(欠一團),總兵力約萬餘人,以金門遼闊海岸,其兵力實嫌不足。在廈門吃緊之時,第十二兵團第十八軍(轄十一師一一八師及四十三師),自汕頭馳援。我戰車第三團第一營(欠第二連),亦於三十八年九月十三日奉命由臺灣增援金門,至此金門防衛兵力始大增。

(三)我軍

(甲)我戰車第三團第一營一、三兩連之前身為戰一團二營五、六連,曾於三十七年配屬第十八軍(後擴編為第十二兵團)於豫皖地區作戰,同年十二月被匪圍困於雙堆集,歷時二十餘日之苦戰,始突圍回到南京,於三十八年元月移防上海,改編為戰車第三團一營一、三連,在上海補充人員並接收M5A1戰車二十二輛(戰二連有人無裝備),於三十八年三月自上海遷臺,進駐后里馬場,在營長陳振威中校領導下,首將馬場整理為營舍,即展開新兵訓練,雖有車輛裝備,但因缺乏油料,故對戰車駕駛、射擊通信保養及戰鬥訓練,均未實施,八月間裝甲兵司令徐庭瑤將軍認為本營官兵多數作戰經驗豐富,乃決定將營之一、三兩連調防金門,至所缺裝備,由獨戰一營調撥支援,官兵聆聽,榮幸與惶恐交加,隨即停止新兵訓練,分途接收裝備,經近月整理,始於九月十三日出發金門,當時營之編組如下:

戰車第一營組織編制表.jpg - 館方資料

(乙)我戰車營抵金後,進駐西村,為金門唯一戰車部隊,當時該島極為貧瘠,土地亦未開發利用,惟適於戰車部隊活動地區則甚多,雖地鄰戰車邊緣,島上仍保持平靜,日常生活所需,仍可就地或向廈門採購,尚無匱乏。此時官兵即全力車輛整修,裝備調配,在修理所主任隆藩屏上尉親領下,不辭辛勞日夜工作,修復全部車輛。旋即利用西村機場附近平坦地,實施駕駛及單車排連戰鬥訓練,復利用太武山作槍砲射擊,因各連幹部多為熟手,加之戰事迫在眉梢。故新兵亦能認真努力學習,全營在短期內,即具作戰能力。繼之,作環島徒步地形偵察,並將預期使用地區及道路,協調友軍,予以整修,皆能迅速完成。十月六日奉二十二兵團司令官李良榮命令配屬兵團預備隊一一八師李樹蘭部分別編組為機動預備隊,當即遵照前裝甲兵司令徐庭瑤及副司令蔣緯國兩將軍指示:「分區控制」,「統一指揮」,「集中使用」三項原則,依據任務及狀況,作如下部署:

1.戰一連(欠一排)由連長胡克華指揮,控制於金東沙美附近,配屬一一八師三五二團為機動預備隊。

2.戰三連(欠一排)由連長周名琴指揮,控制於金西頂堡附近,配屬一一八師三五三團為機動預備隊。

3.戰一連第三排及戰三連第三排仍控制於西村附近,由營長陳振威直接指揮。

以上部署完成後,即協同友軍實施步戰聯合演習,並即研擬反擊計畫腹案,完成一切備戰準備。二十四日午後一時許,金西機動預備隊(步兵三五三團暨戰車第三連)舉行聯合演習,預想匪軍登陸突破觀音亭山北面第一線灘頭陣地,在山砲和四二迫砲支援下,戰三連超越觀音亭山友軍陣地,直撲海灘,縱橫掃蕩,步兵隨即跟進恢復陣地,演習逼真,成效良好,師長李樹蘭營長陳振威講評後指示,為期能更密切,飭再作一次演習,至黃昏始畢。此時排長楊展車於回程時,在海灘脫落履帶,深陷泥濘,無法自拔,雖經全力搶救,但因工具不全,澈夜均未完成。

三、戰鬥經過

十月二十五日:

(一)戰三連夜戰

二十五日三時許,匪約一萬五千人船團,利用高潮順風暨黑夜掩護下,分由蓮河澳頭向我嚨口迄古寧頭間灘頭之線進犯。我突聞砲彈連續爆炸聲,在頂堡附近此起彼落,官兵皆從夢中驚醒,排長楊展以無線電向我報告:匪在前面海灘登陸,我排人員均已上車,正向匪船射擊中。步兵三五三團團長楊書田電話:匪已登陸,我部即向觀音亭山運動,希戰車跟進。營長陳振威亦電話指示:黑夜看不見,你連跟步兵前進,以戰車火力支援。我接此命令後,即率第二排乘員登車,沿預期出擊路線,步戰沿同一道路摸索抵達山上,極目海灘,火光四射,隆隆槍砲聲,衝殺聲,交熾扣人心弦,戰車成楔隊展開,利用曳光彈觀察目標,指向灘頭船隻射擊。另要求步兵派狙擊手,潛伏戰車附近,防匪利用黑夜接近破壞。匪下船後,迅即突破海灘防線,匪三五成群向島內鑽隙滲透。頃刻間,步兵連長登車,指前面大瞭望塔被匪佔據(註:磚造圓形高塔,位於山上,高五六尺,半徑二公尺多,係日軍建用,國軍於作戰後,悉予拆毀。)距我戰車僅三十餘公尺,戰車用密集火力將高塔摧毀,破成兩公尺門形大洞口,匪死傷頗多,友軍俘匪三十餘人,暨衝鋒槍自動步槍等。我獲知上述狀況後,一面利用戰車前槍火力阻止向山上滲透之匪,一面利用戰車砲轟擊海灘之船團,匪攻勢受挫,沿觀音亭山迄後盤山之線,在一片混亂之後,局勢轉趨穩定。

排長楊展率排先晚在海灘徹夜搶救戰車未回(距海邊水際約二百公尺)。知匪登陸,人員登車向匪作猛烈火力射擊。當時第一線守備部隊六○二團之營指揮所(營長徐述)暨第一線後撤人員近二百餘人亦位於搶救戰車附近,均利用田埂地形,與戰車火力密切配合,構成堅強防禦據點,阻止登陸之匪前進。黎明後,匪向內猛撲,企圖奪取據點,致使戰鬥轉趨激烈,匪傷亡甚多。我戰車射手曾紹林攜前槍下車戰鬥,不幸車外陣亡,車長張國標駕駛手李禮仁亦均負傷。本晚我連戰車兩排分別在山上暨海灘上,利用火力支援步兵反擊。除部份匪軍被殲或被俘外,大部匪軍均拘束於北山之廣大海灘上。藉能確保金瓊公路之暢通,造成翌晨出擊之有利態勢。

(二)戰一連攻擊觀音亭山正西海灘

陳營長明瞭戰三連夜間支援作戰狀況後,命我連熬過天亮,翌晨即命胡連(戰一連)自沙美前來支援作戰,並囑控制控制於西村敖、曾兩排之戰車歸建。七時許,戰一連通過觀音亭山第一線後,以連橫隊向海灘發起攻擊,密集強烈之砲火,向匪佔領灘頭陣地暨船團,作猛烈之攻擊,部份船隻被擊著火,在此缺少遮蔽和隱蔽之地形下,匪螫伏田埂下或雜草中,形同羊群遇虎,任憑宰割。匪死傷枕藉,除部份匪軍向西一點紅方向逃奔外,友軍俘匪逾千人,戰車人員乘勝下車俘獲武器甚多。

(三)戰三連解安岐危,再攻擊正面海灘

胡連出擊後,我連返頂堡整補(西村曾煊排歸建)。陳營長在一一八師師指揮所(頂堡土地廟旁)李師長處獲知安岐三五三團指揮所被困,飭我連馳援。我率戰車兩排推進至安岐村外之林緣,盡是一片叢草和矮林,高沒人頭,未發現匪蹤。李師長告訴陳營長:村內我軍看到戰車,雙方相隔只三百多公尺,匪軍皆隱藏矮林叢草間。經我戰車威力搜索後,初三五人伸頭探視,瞬即消失。遂加強火力射擊,此時匪受村內村外火力夾擊之下,脫離矮林叢草間,急向村外海灘奔逃,由二三十人增至三四百人,均在我熾盛火力制壓下,不殲即俘。此時我連第一排加入戰鬥,全連乘勢展開連橫隊,再攻擊正北端之海灘,利用火力與速度,交互躍進,直逼海灘,眼見沿海邊各掩體,悉入匪手,有躲藏其內,亦有臥伏掩體環周低窪處,受戰車火力之威脅,傷亡慘重。我在車內忽然發現臥伏地面的匪兵,數十人伸手左右搖擺,示意求饒狀。我乘機開啟車門,冒險伸頭大聲疾呼:「把武器原地放下,人到掩體前面集合,大家都是黃帝子孫,我們馬上停止射擊。」頃刻間,附近匪軍多受感動,紛紛站起集合,不下四五百人,步兵接踵到達,將匪一一俘獲,戰車乘員在戰志高昂下,接紛紛下車屢獲武器。形成戰一、三連在海灘上,左右呼應之殲滅攻擊,是為奠定古寧頭全勝之重要起點。

(四)戰車一、三連之交替攻擊

兩連完成海灘作戰後,即先後返回整補。此時登陸之匪仍佔領林厝南北山村莊迄西一點紅之廣大古寧頭地區。十二時許,戰一連先行領導步兵攻擊,三時許復由我連接替攻擊。此地區田埂交錯,高莖農作物防風林和墳墓等亦多,地形稍呈波狀起伏,雖乃為戰車之有利攻擊地形,自不若海灘之平坦開闊。因之採用戰車成橫隊在前領導,步兵隨後跟進之一步一趨戰法。在攻擊中,匪佔據村莊憑堅固磚造房屋及陣地,作頑強抵抗,使友軍難於接近,戰車利用火力摧毀或制壓,而步兵均能英勇奮戰,節節向前跟進,迄黃昏前,支援步兵攻克林厝,且先頭部隊到達北山村外緣及西一點紅附近。

二十五日戰一、三連於黃昏前攻擊停止後,戰一連仍返沙美,戰三連由頂堡遷移至瓊林,敖、曾兩排仍回西村。稍調整部署,目的在防匪乘夜作多點登陸,或匪大量增援反擊,藉此確保全島咽喉要道—瓊林,暨戰車補給基地—西村之安全。

十月二十六日:

二十六日四時許,陳營長明瞭全盤狀況後,予我連指示:昨易匪續有部隊增援,但兵力不大。林厝又重陷匪,安岐亦危。晨八時許,四個步兵團同時展開攻擊,戰一、三連仍交替使用,先由戰三連協同三五四團攻擊南北山村莊附近地區。匪經過一天一夜之整頓,憑堅固房屋或陣地頑強抵抗,並發現匪用火箭砲向我戰車攻擊,我連仍採連橫隊二排在前一排在後,首對最危害本身之目標,悉予制壓,復應步兵之要求,摧毀匪固守之房屋及自動火器。十一時許,步兵順利攻克林厝。此時戰一連接替續向北山莊攻擊,主以火力掩護步兵向村內前進,戰車沿村緣續向西一點紅地區展開攻擊,一面利用火力壓制地面目標,一面利用衝擊力掃蕩陣地,步兵緊伴一波一波向前躍進。此時胡璉將軍蒞湖南高地指揮所,利用陳營長戰車上之無線電,對我戰車官兵說:「我是你們的老戰友,嘉許你們連日英勇的表現。當面南北山村內,矗立一棟白色房屋,有匪指揮所暨高級匪幹盤據在內,戰車對此目標應加強攻擊,予以消滅,即可獲得這場戰爭之全勝。」聆此話後,胡連長向車外步兵大喊:「胡璉將軍在我們戰車上,大家趕緊前進。」這一陣激動聲音,友軍聽了,即呈現一鼓作氣之勢,前仆後繼的端著槍向前衝殺。當時西一點紅附近戰鬥之盛況,誠非三言兩語足以描述。午後三時許,我連戰車通過西一點紅,攻擊南北山村莊之北面地區,匪傷亡很重,部份匿伏凹地及掩體匪軍,被戰車火力摧毀外,殘匪千餘人悉投降被俘。另一股匪蝟集於古寧頭懸崖絕壁下,戰車對絕壁成平行斜角射擊,匪被迫無處逃竄,除部份跳海淹死或遭火砲擊斃外,匪知大勢已去,無能為力,亦全部投降,戰車戰鬥至此結束。

返防途中,暼見友軍結隊後送俘獲之武器,挑著拉著或背著,絡繹於途。另友軍荷槍押著匪俘,一批一批解送後方,此一興奮之場面,令我永存腦海。

四、檢討經驗與教訓

此一戰役,國軍之所以能夠徹底勝利,並非國軍如何強大,而係匪軍過份驕狂,只重大膽快速,忽視兩棲作戰之準備與訓練。當大陸戰事全面逆轉,匪軍節節勝利之際,匪乃依恃其勝利的驕狂士氣,不顧一切,不但缺乏兩棲作戰經驗與準備,並在無海空軍支援之狀況下,大膽利用夜暗掩護,以大部隊突襲登陸,致造成全軍覆滅,由此可知兩棲作戰,必須有周詳準備與訓練,在海空軍劣勢下,利用夜暗實施小部隊登陸,其成功公算較大。否則,失敗公算較多。此實足引為國軍之借鏡,茲就國軍純戰車部隊之作戰經驗與教訓,分別列述如下:

(一)戰車部隊用於海島防禦,在國軍建軍史上,尚屬首次。但由此役證明海島防禦,如地形許可,戰車部隊(或裝甲部隊)確為最有效打擊部隊。蓋因匪登陸初期,不但暴露,且多為步兵部隊,戰防能力有限,而戰車部隊將其為致命剋星。

(二)步戰砲聯合任務訓練演習至為重要,古寧頭戰役之前,戰車曾與友軍聯合在假想狀況下,實施作戰任務訓練演習多次,對此役之勝利,確具有極大之裨益。

(三)全營調防金門作戰之主要幹部,多為參加徐蚌會戰歸來之忠貞愛國之士,不但對具有對匪作戰經驗,且均痛恨共匪,深懷雪恥復仇之心。故此一戰役中,皆抱「有我無匪」之決心,拼命奮戰,是為勝利之主因。

(四)全營士兵除自徐蚌會戰歸來者外,悉在滬招募而來。在臺灣五個月,由於裝備油料等缺乏,僅作軍人基本訓練,鮮作戰車射擊、駕駛、保養、通信及戰鬥等專業訓練。但於駐防金門一個月內,不斷爭取時間,從事專業技術訓練,此兩項訓練,對達成作戰任務,均具有極大之助益。

(五)當時裝甲兵司令部對於作戰部隊整備與訓練,事前未作優先之計畫與安排,致在本營奉調金門時,始調撥有限裝備拼湊出發。幸於駐防金門時,尚有月餘整備與訓練之時間,否則,將何以達成任務。故今後對作戰部隊之整備與訓練,必須依其使用優先,預為計畫與安排。

(六)戰車隨車裝備不全,諸如履帶裝拆工具,各排僅有一套,致在戰地舉行聯合演習時,有一輛戰車於海灘脫落履帶,不能及時搶救,而演習後搶救至深夜,均未完成。幸好陰錯陽差,匪軍適時於此時此地登陸,使我戰車遂成鋼鐵堡壘,以猛烈火力向登陸匪軍射擊,不但殲匪甚夥,且遲滯匪軍行動,而利於翌日之反擊。雖因禍得福,當屬機運,而非常態。如匪運用戰防火器,則不難被擊毀,故隨車工具之是否齊全,不但影響戰力,抑且影響成敗。

(七)利用特種天候及黑夜作戰,為匪軍之特長,戰車如何利用在黑夜及惡劣天候實施海岸防禦作戰,甚值研究。諸如利用有利地形掩護,實施標定射擊等。雖不能發揮衝擊力,卻可發揮強大火力,彌補海岸防禦火力之不足。

(八)步戰協同作戰,就個人歷次作戰之經驗,多採戰車領導步兵一步一趨戰法,雖匪陣地被毀,將據點攻克。然匪主力常乘夜脫逃,徒中匪軍消耗我戰力之目的。此古寧頭後期之攻擊,仍不出此種戰法,雖匪悉予殲滅,因海島背水作戰,實受地形之限制,否則,匪軍乘夜遁走。倘戰車攻擊南北山之北面地區,仍如直撲海灘,戰車如錐尖直入,打擊殘匪主力,定可提早於當日結束戰局。

(九)步兵各級指揮官對於戰車之特性,未盡瞭解,至指揮應用上缺乏正確思想觀念。多以戰車部隊長之意見為意見,亦非所宜。蓋戰車部隊長之建議,多以本身之特性及有利達成任務為依歸,對全般狀況及企圖不一定完全明瞭,故必須高級指揮官就任務及全般狀況,考量戰車之特性及部隊長之意見,決定使用始為適當。

(十)戰車部隊之使用,仍以集中使用為原則。如地形狀況許可,盡可能以營為單位,連以下不宜再分割,始可保持其持續之戰力,加強其衝擊力與震撼力。古寧頭戰役自始如能將全營集中使用,可能提早結束戰鬥,按當時雖有戰車一營,實際僅兩連,每連編制僅戰車十輛,除故障車外,僅約現行編制一個連之戰力,如再分割,不但難以達成任務,且可能遭致個別殲滅。幸當時匪戰防火力未能發揮效力,否則,其勝負實難逆料。

(十一)步戰間通訊聯絡,全靠旗語,易於暴露指揮之戰車暨班排長之位置,招致匪火之傷害。尤當戰鬥激烈進行中,難於表達彼此之要求,以捕捉戰機。欲蔭蔽或困難地形,易使聯絡中斷,可能發生戰場意外之誤傷。

(十二)戰車對外視線狹小,排連長在砲火煙塵瀰漫中,靠各車兩側顯明標誌,供識別與指揮之所用。對第一線之友軍,除服裝為重要之識別外,另手臂或頸上繫白毛巾或白布條等,以資輔助。此役部分友軍下船後,即直接投入戰場,且著破舊服裝,與匪軍穿著無甚差異,致曾發生誤傷友軍之情事。

(十三)戰時高級指揮官親臨第一線巡視,對士氣鼓舞具有極大作用,古寧頭戰役胡璉將軍親臨第一線湖南高地,利用戰車營長車上無線電鼓勵戰車官兵士氣,同時亦間接鼓勵了步兵士氣。

(十四)心理戰較射擊效果尤大。惟心戰時機選擇及喊話工具之運用,則必須講求。此役由於登陸匪軍多暴露於我軍火力之下,再加我戰車部隊奮不顧身,縱橫掃蕩,匪早已動搖,惟我車缺乏喊話工具,至無法從事心戰喊話。及至友軍機槍聲間斷,我乃把握此一時機,命戰車停止射擊,開啟車門,冒險喊話。匪軍聞之,即紛紛舉槍投誠,提早結束戰鬥,減少犧牲,設當時如有喊話器,則效果更大。

(十五)匪軍作戰最善欺詐,於海灘虜獲匪俘中,有穿白色運動衫和紫紅色短褲之人員,詢其何故?彼答係被登陸匪軍脫去軍服,以冒充我軍作戰,混亂戰場。又被俘匪幹,將自己符號與死亡匪兵交換,以圖掩護身份。同時並將重要武器棄置深井,暗藏禍害,今後對匪作戰,必須注意及之。

(十六)作戰時,戰車拋錨,或被擊毀擊傷,實難避免。故對乘員下車戰鬥要領,即宜講求。此役射手曾紹林下車拆下前槍,由於選擇陣地不當,即被匪擊斃,殊堪惋惜。今後對車下車戰鬥之訓練,應多加重視。

(十七)戰車行駛於海灘鬆軟地形,速度不宜過快。否則,於轉向時,履帶極易脫落。此次於演習結束,即發生類似事件。因在敵火下搶救困難,迫使乘員下車戰鬥,不但減弱戰力,且增加傷亡。

(十八)車輛裝備保養零件補給,為車輛部隊戰力維護最基本工作,當時戰車營所接收M5A1戰車,均係美軍二次大戰結束後,淘汰報廢之軍品,車況均不佳,零件補充極為困難。幸賴修理所主任隆藩屏上尉技術優越,親率少數技工,不眠不休,拼湊修復,始發揮其應有特性與戰力,實亦為勝利之功臣。

五、結語

金門古寧頭戰役,乃個人參加戡亂大小戰役五次中,印象最深,而記憶猶新之一場戰役。所談論者,均係個人親歷之事實,絕非捏造誇大之情事。其經驗與教訓,均係依據當時狀況所發現著,若干缺失,由於裝備之不斷更新與訓練進步,目前可能以不復存在。但就個人而言,仍視為血汗之教訓,故一一予以列舉,是否具有參考價值,尚望讀者多多指正。另由於學識有限,所知全盤狀況不多,看法上,可能偏狹而不夠深入,報導上亦不無疏漏。更因個人退役已十餘年,甚少繼續研究軍事,故所用若干軍語,可能與現行略有出入,亦請多加指正。

資料來源: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68.10.25),「古寧頭大捷三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1391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y958291 的頭像
    andy958291

    帶領海鵬南飛的勇者———劉鼎漢將軍紀念館

    andy9582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