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塞乎天地
忠魂塔影跡重現

2017/12/16金門日報記者張建騰

大嶝島之役以及古寧頭大戰兩場戰事結束之後,太武山上曾建有「忠魂塔」紀念陣亡烈士,後來燬於八二三砲戰。如今,劉鼎漢將軍的後人,輾轉獲致「忠魂塔」的照片,乃得以一覽原貌。塔上刻著:「仁義塞乎天地之間」!

「忠魂塔」紀念的對象包括陸軍第1131團「寧都大隊」在金門兩場戰役中陣亡的英靈。該塔於39年元月由第11師官兵及民工負責施工,同年二月完成。

根據劉鼎漢將軍裔孫劉國青先生的說明,長期關心金門戰地史蹟的軍友吳振威先生寄給他一張從拍賣網站中購得的照片;他看了之後非常興奮,因為那就是「忠魂塔」的全貌!

劉國青表示,由照片中可以估算,塔身約有四至五米高,基座共有三層。基座的第三層,就是過去已經出土的殘件。照片中,塔身「仁義塞乎天地之間」的字刻,可能是于右任先生的題字。塔的附近另有一座亭子。

民國一百年,太武山有一塊六面體的石刻出土,其中三個立面分別刻有胡璉將軍、彭戰存將軍、高魁元將軍的題字;另一個立面則刻有一首由劉鼎漢將軍所撰寫的白話詩。經本報(金門日報)摘要部分詩文加以披載,得到劉國青先生的回應,並說明淵源。那首詩,正是劉鼎漢將軍撰於「忠魂塔」塔基的的悼祭詩。

在劉國青及相關人士爭取下,殘存的塔基已被保存及展示於古寧頭和平公園。另外,海印寺廣場刻有國徽的殘件,也可能是「忠魂塔」的其它部分。

國共交戰時期,「十一師」被稱為「無敵師」,「三十一團」被譽為「能戰團」。在古寧頭戰役期間,劉鼎漢是第十八軍第十一師的少將師長;在八二三砲戰期間,他是金門防衛部的首席中將副指揮官(副司令官)。

劉鼎漢為兩役陣亡將士所寫的悼祭詩,部分內容如下:「為祖國爭獨立自由而戰死的伙伴們喲,勝利歸於你們,榮譽歸於你們。……我們是你們的後死者;你們是我們的敬慕者。……你們讓下一代子孫們生存、幸福……」。

劉國青到金門服兵役時,劉鼎漢也曾經謄錄這首詩,要長孫代他燒化這首輓詩給當年戰死的伙伴們。

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結束後,金門防衛部司令官胡璉上將因為「奉命治病」而去職。當時擔任副司令官的劉鼎漢代表其他將領請假赴臺探望胡璉,卻蒙受「莫須有」的冤屈,也被調離金防部。從此,這位戰功彪炳,能武能文,筆名「金軍」的儒將,幾乎完全被從金門戰爭史蹟中抹除,一如被摧毀的「忠魂塔」般,只留下零星的殘跡。

「忠魂塔」殘件出土後,不僅劉鼎漢的詩刻重見天日,那一段已被湮滅的歷史也重被提起。於是,第1131團在大嶝島及古寧頭戰役陣亡的英靈們,於建國百年的「軍人節」當日入祀了太武山忠烈祠;民國一百零四年三月三十日,已故的劉鼎漢將軍,則獲頒遲來五十七年的「一星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

做為劉鼎漢將軍的裔孫,劉國青一直抱持著「不讓青史化成灰,不怕正義喚不回」做為信念,經過長年的努力,終於為祖父平反,也讓將軍在八二三戰役中,協助胡璉軍所立下的功績,不被埋沒。「忠魂塔」殘跡重現,似乎也提醒後人,丹誠不泯、功烈不滅!

根據《正氣中華報》(《金門日報》前身)於民國三十九年八月一日第四版所刊載的新聞報導,「寧都部隊」為了紀念大嶝島、古寧頭兩役陣亡將士,曾於同年同月的二十六日,在太武山「忠魂塔」前舉行公祭,共有一千多人參加。當天,劉鼎漢師長主持了祭奠儀式,並講述了陣亡將士們的忠勇事蹟。

根據張楓先生於《古寧頭大戰》一書所述,「忠魂塔」是在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期間,被共軍以砲火擊毀。隨著塔基、照片等相關文物的再現,劉國青說:現在已能看到該塔的全貌,冥冥中可以還原當年官兵齊聚太武山「忠魂塔」前紀念陣亡將士的畫面!(相片:軍友吳振威先生提供)

http://www.kmdn.gov.tw/1117/1271/1272/2886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y958291 的頭像
    andy958291

    帶領海鵬南飛的勇者———劉鼎漢將軍紀念館

    andy9582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